面向专业镇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记张槎针织专业镇实施ASP的历程

针织名镇,产业集群——张槎,适合ASP成长的摇篮

“中国针织名镇”——张槎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辖区面积23.6平方公里,现辖有1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本地人口4万多人,外来人口12万多人。

张槎针织行业是佛山市的传统产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以生产针织布为主,连接织布、印染、定型、印花、制衣等针织后整理产业链配套,形成了原料供应—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针织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针织厂房面积达6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逾3万人,拥有大圆机10000多台,日耗原料1200多吨,年生产针织布30多万吨,年贸易额达数十亿元,产品销遍大陆及东南亚、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国。据统计,在1600多家针织企业中,织布1200多家,定型、漂染、印花、制衣400多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2002年7月,张槎镇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2002年底,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镇”的称号;2003年底,又被国家科技部门确认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张槎成为全省唯一同时受到国家科技部门和产业部门共同确认的产业集群镇。

针对张槎镇行业集中(针织),企业众多(针织企业1600多家),规模偏小(销售收入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的特点。不可能每个企业都独立建立局域网络,开展独立应用。在张槎镇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如何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日益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建立ASP应用平台,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一对多的服务,形成区域网络化制造模式,正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艰难的立项过程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1999年起源于国外,主要是适应广大中小企业对IT技术不熟悉,缺乏人才、资金有限而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

任何新生事物要得到广大企业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张槎ASP项目也是这样。从2002年起张槎就着手ASP项目的申报工作,并一直与专家单位广州市天剑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洽谈。期间,镇政府召集了园区内的企业进行培训和调研,聘请广东省CIMS专家和广州市信息化推进工程专家顾问多次进行培训和企业座谈,企业有赞成的、观望的,也有反对的,其中观望的占大多数,难于决策。中共张槎镇委、镇政府,禅城区科技局、佛山市科技局各级领导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是否立项,意见各不相同。直到2003年5月,在张槎镇第一把手张书记的强烈推动下,在省科技厅领导关心下,在禅城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舌战群儒,力排众议”,才最终确定张槎ASP的立项,在广东省内开创了ASP应用的先河。

2003年6月25日,张槎镇先科针织技术研发中心和广州市天剑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张槎镇针织行业ASP应用平台技术开发合同》,共同构建针对针织行业的ASP应用平台,并摸索可行的商业服务模式,争取走出一条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路子,张槎针织行业ASP应用平台“破土动工”。

需求明确,量身定做——业务需求的确定过程

ASP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企业的需求调研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综合信息,才能确定企业的需求。首先,项目需求源于企业的实践。张槎针织行业ASP应用平台最终用户的需求,才是我们项目需求的源动力。

为此,张槎镇组织了多次培训会和座谈会,召集针织工业园的有关企业,聘请广东省CIMS专家和广州市信息化推进工程专家,经过多次的培训、座谈和交流。同时,天剑公司和张槎先科针织研究开发中心的工程师组成项目调研团队,深入企业厂区和办公现场,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业务单据,总结归纳企业管理的瓶颈,与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探讨详细的解决方案。

同时,参照国家科技部“十五”863计划“面向网络化制造的ASP平台开发与应用”主题和广东省科技厅 “面向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ASP平台”主题的需求框架,确保本项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分析和论证,形成了具有张槎针织产业集群特色的ASP应用需求报告。张槎镇高度重视,组织专家们对需求分析报告进行了反复的论证,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张槎针织行业ASP应用需求再次完善,最终形成了张槎针织ASP应用平台“综合版”需求报告,作为ASP应用平台建设的“导航灯”。

稳定可靠,扩展性强——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保证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张槎ASP应用系统采取了下列措施:

首先在平台建设上面,采用双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分离,确保企业数据安全。同时安装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网络设备。为解决系统的跨平台性和系统的可扩展性,选择了Linux作为操作系统平台, Oracle为数据库平台和Weblogic作为中间件平台。

开发技术方面,对比了两种组件开发技术:Microsoft的.NET技术及SUN公司的J2EE技术。基于J2EE的技术优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跨平台的、企业级的计算模型和运行环境,可用于开发和部署多层体系结构的应用,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性、扩展性和其跨平台等特点,选择了J2EE作为ASP的技术架构。

应用安全性方面,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帐套,采用网上银行登录密码保护模式,确保帐号、密码不被黑客攻破;同时企业自身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可以追查到使用者访问的地址及所做的操作;数据传输采用互联网最安全的SSL方式。

应用功能方面:结合各企业对软件功能的要求,已经完成以下七大功能模块:档案管理、信息管理、日常工具、基础设置、系统管理、后台管理、企业应用。其中企业应用是其中的重点功能,分为综合版和简易版两个版本。

综合版企业应用主要管理产销企业的日常业务,包括订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发外加工管理、质量管理、货款票管理等七个子系统。简易版企业应用主要管理加工企业订单跟踪业务,包括订单(工艺单、生产安排单)、原料仓管理、生产记录、验布、成品仓管理、收款。


返回上一级↑

本文为天剑公司原创文章,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以复制、转载、摘编等方式进行使用, 违反此规定,天剑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tianjian@public.guangzhou.gd.cn        tel :(020)32052282/92

产品荣誉

1. TJ-ERP连续两年(2002年,2003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组织的国产ERP软件测评。全国通过测评的国产ERP厂商仅6家,广东省仅2家。

2.“天剑混合制造模式下的ERP”2001年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广东省重点新产品。

3.“天剑可重构ERP系统”获广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4.“专业镇产业集群ASP应用平台”获佛山市2005年科技成果二等奖,禅城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5. 机械装备行业构件化ERP系统[TJ-BSERP V1.0]荣获e-works “2006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推荐产品”。

6. ERP机械行业案例——佛山水泵厂ERP获佛山市2004年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2004年经典案例。

7. ERP电子行业案例——肇庆风华电子工程开发公司CIMS2001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推荐代表广东进京参展(全省仅2家,天剑、康佳)。

8. ERP化工行业案例——广州宏昌胶粘带厂ERP获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E-Works2005年经典案例。获2006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9.天剑典型用户广东亚新汽车传动有限公司的“应用ERP系统实现汽配制造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实践荣获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支撑管理创新”优秀实践奖。